| 重磅:點擊鏈接下載 《企業(yè)重組和資本交易稅收實務研究總結 萬偉華◎編著 解讀政策背后的“稅收邏輯”》 |
?
| 重磅:點擊鏈接下載 《企業(yè)所得稅納稅申報表(2024年度)與填報說明對照匯編 萬偉華◎編輯 解讀申報表背后的“稅收邏輯”》 |
?
奉賢稅務
8月5日,省稅務局正式對外公布:湖北稅務與公安機關聯(lián)合出擊,歷時兩年,破獲一起以湖北毅緣有限公司、湖北敏遠實業(yè)有限公司為主,涉及全國22個省市區(qū)200多戶企業(yè),涵蓋騙稅、虛開、配單的鏈條式騙稅案。
省稅務局稽查局負責人表示,共查實湖北、廣東兩地3戶企業(yè)騙取出口退稅款7830萬元、少繳企業(yè)所得稅4587萬元;查實涉案企業(yè)虛開增值稅專用發(fā)票10億元;共抓捕犯罪嫌疑人22人、追逃7人,成功摧毀集騙稅、虛開、配單3個鏈條的犯罪團伙。毅緣公司法人代表王某被罷免湖北省人大代表資格,并被公安部門依法逮捕。目前,此案已移交檢察機關提起公訴。
五管齊下,抽絲剝繭
2016年底,接到案件線索后,面對撲朔迷離的案情,專案組通過對毅緣公司、敏遠公司生產經營狀況進行“把脈”,條分縷析,抽絲剝繭,迅速找到突破口。
1
核算為何不分開?
毅緣、敏遠兩家公司注冊地均在仙桃,法人代表系夫妻,股東基本相同,資產、員工、財務、經營等相互混淆、相互混同;
2
產能為何不配比?
兩家公司共有522臺針織橫機,設備銘牌載明功率1.5千瓦時/臺,根據(jù)投入產出法測算耗電量,2013年僅生產39天、2014年僅生產45天、2015年僅生產57天,與出口業(yè)務量出入較大;
3
賬簿為何不真實?
敏遠公司設兩本賬套,Ⅰ賬套記載公司2015年結匯人民幣0.88億元,Ⅱ賬套記載2015年結匯人民幣2.46億元,賬套自相矛盾;
4
單證為何不齊全?
兩家公司分別有2613萬美元、1898萬美元的出口貨物,缺少備案單證資料;
5
結匯為何不到位?
2015年敏遠公司收匯僅8800萬元,未結外匯1.58億元,未結外匯占應結外匯比例高達64.23%,與正常出口企業(yè)懸殊過大。
“一連串的‘問號’盤旋在專案組成員腦海里,進一步堅定了大家深挖細查的決心和信心。”省稽查局負責人表示。
“三圖”制導 鎖定證據(jù)
出口退稅業(yè)務流程繁瑣、環(huán)節(jié)眾多,調查取證絕非易事。專案組摸索出一套繪圖作戰(zhàn)方法,以圖制導,化繁為簡,實現(xiàn)高效精準取證,形成了有效證據(jù)鏈。
根據(jù)集裝箱號唯一性規(guī)律,繪制出口倉單、海運提單和裝箱單“出口三單”圖,理順集裝箱號、船務公司、托運船名之間關系,依靠集裝箱號查詢集裝箱流轉過程;
提單是提貨人唯一合法憑據(jù),辨別提單真?zhèn)尉褪钦{查取證的關鍵。專案組繪制以柜找船、以代找船“兩法找單”圖,回溯貨物出口全過程,以倉柜和海代公司為線索,理出海運公司和對應提單。
繪圖作戰(zhàn)法果然奏效,通過比對21家船務和海關貨代公司的集裝箱號、裝船期等信息,發(fā)現(xiàn)上述湖北兩家公司共有219份海運提單和海運定艙單系偽造,進一步核實找到真實貨主的提單7份、集裝箱單98份、海運定艙單36份,從而“坐實”兩家公司涉嫌出口騙稅的違法事實。
深挖“兩端” 擴大戰(zhàn)果
出口騙稅往往與虛開專票和虛假出口緊密相關。鎖定上述兩家公司騙稅證據(jù)后,專案組緊盯上游“配票虛開”端和下游“配單中介”端,前堵后截,一舉摧毀了配票虛開、配單中介上下游犯罪團伙及合伙騙稅團伙。
根據(jù)騙稅案件查獲信息,專案組順藤摸瓜,破獲了以區(qū)某為首的配票虛開團伙,通過聯(lián)系河南、山東等地企業(yè),向上述兩家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(fā)票1890份,金額1.75億元,稅額0.29億元,并按開票金額6%收取手續(xù)費,資金通過敏遠公司法定代表人趙某實現(xiàn)回流。
專案組通過出口業(yè)務流程信息層層追查,查獲了以趙某某為首的配單中介團伙,為毅緣、敏遠兩家公司騙取出口退稅,偽造虛假出口合同、報送單等資料,并按出口1美元收取0.12元人民幣手續(xù)費,外匯資金通過地下錢莊實現(xiàn)回流。
通過涉案人員交代,查實上述湖北兩家公司伙同廣東省紡織品進出口棉紡品有限公司,采取同樣手段,以廣東該公司的名義騙取出口退稅款4060.44萬元。
省稅務局稽查局負責人表示,騙稅專業(yè)性、隱蔽性、團伙性等特征明顯,以往重點放在打擊騙稅和虛開主體方面,對報關行、貨代中介機構和代賬財務人員等“媒介”違法犯罪懲治不夠。今后,將對相關中介機構開展拉網(wǎng)式清理,整治騙稅“配單”賣方市場,對查實的涉案機構和人員納入黑名單庫管理,實施聯(lián)合懲戒,加大犯罪成本。
來源:中國稅務雜志社
本文內容僅供一般參考用,并非旨在成為可依賴的會計、稅務或其他專業(yè)意見。我們不能保證這些資料在日后仍然準確。任何人士不應在沒有詳細考慮相關的情況及獲取適當?shù)膶I(yè)意見下依據(jù)所載內容行事。本文所有提供的內容均不應被視為正式的審計、會計、稅務或其他建議,我們不對任何方因使用本文內容而導致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。
本網(wǎng)站原創(chuàng)的文章未經許可,禁止進行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。本網(wǎng)站所轉載的文章,僅供學術交流之目的,文章或資料的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或原版權人所有。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(lián)系我們(13700683513、79151893@qq.com 請附上文章鏈接),我們會盡快刪除。